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2012年,在国家社科基金的大力资助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以下简称“马列·科社”)理论研究、团队建设得到蓬勃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地位越来越突出。为了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国家社科基金于2012年度增加了马列·科社学科的立项数量,加大了资助力度。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23个学科各类项目中,马列·科社立项150项,获资助数量位居第10位,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99项、青年项目46项,资助立项总数同比增长22.95%。从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来看,也明显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统计,2012年马克思主义专题引用频次高达2736次。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共有65项成果入选,其中,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马列·科社项目成果入选数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马列·科社类总数的66.67%,这些成果结项等级多为“优秀”,体现出马列·科社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
二、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马列·科社的基本理论品质就是充分反映时代特征,深入研究时代提出的问题。2012年马列·科社学科项目成果较为明显地体现了时代特征。如齐鲁师范学院陈海燕的《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关系发展规律研究》,以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系列问题的思考为切入点,在厘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关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关系的发展进程、发展态势、发展趋势的考察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各要素。北京市委党校袁吉富的《从代价论视角看和谐发展之代价》提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同样是需要付出成本代价的发展,而且是将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的发展。我们应辩证看待社会发展,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系统把握社会和谐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努力实现人类孜孜以求的和谐社会。山东省社科联包心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当代走向》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论创造,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必须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形成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三、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对马列·科社学科的资助,立足国情,坚持科学发展,在继承前期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研究氛围的活跃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一是更加关注重大现实问题。2012年的相关课题主要分布在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深化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研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这些问题都是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鉴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国家社科基金对之给予了明显倾斜,2012年加大了这方面的立项资助力度,达19项,接近马列·科社学科立项总量的12.7%。另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研究对象的立项达12项,占重点项目的20%。二是理论创新力度明显增强。理论创新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的灵魂,也是国家社科基金一直秉持的导向。比如,广西师范学院秦馨的《廉政文化建设新思考》强调,廉政文化建设只有重点解决好“腐败印象”矫正,腐败制度化建设,规范、重法和守法意识培育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成功树立“旗帜鲜明地反腐败”的执政党形象,这对于做好反腐倡廉建设这项基础性工程有重要借鉴意义。公司吴春梅的《新农村社会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遵循统筹兼顾、明确方向、分清主次、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以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由工农分治、城乡二元逐步向工业、农业和谐发展转变,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观点。山东师范大学李爱华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应多视角、多层次剖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对于永葆马克思主义的青春活力无疑是必要的。
四、地域分布越来越广泛。2012年马列·科社学科立项数量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这说明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在马列·科社研究领域依然占有优势地位。更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西部项目数呈上升趋势,其中马列·科社学科的西部项目数资助占当年年度总项目数的4%,比前年提升一倍。国家社科基金在2004年专门设立西部项目,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马列·科社重点项目中西部地区承担的项目比重为20%,一般项目中西部地区承担的项目比重为9%,青年项目中西部地区承担的项目比重为10.9%。这对于提升西部学术水平、推动全国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术研究力量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从西部项目的结项成果来看,很多具有相当不错的学术价值。如广西民族大学秦红增的《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主张通过缩小区域农民群体差别,以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内部和谐,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同时要求在文化多样的背景下发展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从而塑造出独特、多样的新型乡土文化。青海师范大学文忠祥的《甘肃地区土族民间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背景分析法、交叉文化分析法、社会心理学法,对土族民间信仰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这对于理解土族乡村文化面貌、思考民间信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走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内蒙古科技大学张璞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通过总结各国经验,分析得出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六种基本模式,即政府政策拉动型、技术推动型、企业联动型、环境驱动型、模仿创新型和特色优势型,并通过借鉴这几种模式的经验来推动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总之,在国家社科基金的大力资助下,2012年马列·科社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力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作者覃正爱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践行机制研究”负责人、湖南省委党校教授,赵亮为湖南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余倩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助理;任全娥、苏金燕、马冉对此文亦有贡献)
http://www.csstoday.net/xueshuzixun/guoneixinwen/8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