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网投十大信誉排名(中国)有限公司现在时间是:
青马之声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荆楚网·精读精讲⑭】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理论创新“四重境界”

来源: 编辑:王秋实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20日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深刻阐发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深入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深刻领悟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牢牢把握蕴含其中的学理、道理和哲理。

“一个行”到“两个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一个行”到“两个行”,充分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充分说明必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因为它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是因为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指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是被历史证明的事实,也是被事实证明的历史。百余年来,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探索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走出并拓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归根到底马克思组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深刻揭示了“能”“好”“行”之间的逻辑关系。“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因为有“能”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而“能”的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有“行”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而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在于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一重要论断表明,“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是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指导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理论创新与社会革命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历程。我们党正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为领导人民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作出回答,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更好开辟未来。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进方向,激活了中华文明的现代生命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两者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把那些跨越历史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概念、理念发掘出来,作出新的时代阐释。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使之有机融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中,不断赋予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

我们深切认识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两个结合”做得越好,理论创新之力就越强劲,理论创新成果就越丰硕。我们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个答案”到“两个答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是1945年黄炎培先生提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总结百年党史特别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郑重揭示了“第二个答案”。从“一个答案”到“两个答案”,解答的正是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历史之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之问、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实践之问,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我们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开辟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长期执政、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既面临外部因素的冲击,也面临来自党内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不懈推进自我革命、牢牢把握历史主动,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立足职能职责,敢于刀刃向内,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新征程团结奋斗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是在我们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发出的响亮号召,是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新要求。1949年3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响亮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胜利后党的建设和国家前途的冷静思考,体现了对“进京赶考”的积极心态和精神状态。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良好的工作作风与主动的革命精神,这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重要政治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河北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精辟指出的那样,“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三个务必”继承我们党注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加强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政治立场、思想宗旨、自我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个务必”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根本宗旨、执政信念、从政本色、为政风貌,体现了作为执政党对自身纯洁性的反思审视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忧患意识。既包含对以往经验的深刻总结,又包含对未来发展的自我警示,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挑战和新问题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的作为和果敢的斗争。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必将能够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必将能够无坚不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就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就要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最坚强领导核心。

“三个务必”是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人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的根本政治要求,必须牢牢把握和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我们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蔡彤(网投十大信誉排名(中国)有限公司硕士研究生);程华东(公司公司党委书记、教授)

责编:王舒娴

来源:荆楚网 http://m.cnhubei.com/dhgd/p/1539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