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青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使青年从“四个自信”中汲取强大精神动力,必将进一步增进团结,凝聚人心,激励广大青年以更高昂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以道路自信激励新时代青年做方向明确的掌舵者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以道路自信的精神内核激励广大青年,使其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复兴全局当中,做好人生的掌舵者。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史,向青年回答好道路自信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问题。要创新表达载体,丰富开展形式,通过理论讲述、文艺演出、实践学习等形式引起情感共鸣,使青年由内而发地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充满曲折,并通过当代历史性成就增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与信心。另一方面,要明确人生道路与国家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当代青年要堪当民族复兴重任,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要积极教育引导青年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与前进方向,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联结在一起,把小我融入大我,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以理论自信激励新时代青年做科学思想的信仰者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引领开展伟大的实践。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并坚持用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以理论自信的精神内核激励广大青年,使其夯实理论功底,做科学思想的坚定信仰者,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一方面,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扎根史与创新史,向青年回答好理论自信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问题。首先,要常态化、系统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遵循青年工作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大众化、青年化的语言,并结合具体案例不断夯实青年的理论根基。其次,要丰富理论学习和宣传形式,鼓励青年党员、青年团员、青年教师等组成宣讲团,发挥党支部、团支部的引领作用,以“导师+员工”的形式深入群众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系列活动,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青年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坚定理论自信。要通过典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青年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成功实践以及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所遭遇的挫败,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待和处理事物,尤其要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清醒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要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公益活动,鼓励青年走向基层、农村、社区,不断锻炼其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的能力,从而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与信心。
以制度自信激励新时代青年做国家意志的拥护者
制度是治国兴邦之根本,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和优越性的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动当代中国不断发展、稳步向前的根本制度保障。要以制度自信的精神内核激励广大青年,使其正确把握制度优势,做国家意志的积极拥护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增强自身责任担当。一方面,要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史、发展史,向青年回答好制度自信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问题。要加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入学习,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制度改革的历史事件的学习,全方位了解我国制度从初期探索到经历波折再到确立完善的全过程,增强青年对我国制度的理性认同与信心。另一方面,要让青年在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做党和国家意志的忠诚拥护者。一是要让青年深刻认识到自身所享受的制度红利,包括更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更多样的职业选择、更全面的社会保障等,让青年意识到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二是可通过非典、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及其取得的成就展示我国的制度优势,让青年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使青年不仅从理论层面更能从实践层面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从而坚定制度自信,做党和国家意志的忠诚拥护者。
以文化自信激励新时代青年做智慧源泉的汲取者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纽带和精神追求,文化的繁荣是国家复兴的强大支撑。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要以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去激励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文化中挖掘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使其产生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守好文化底线,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做智慧源泉的汲取者。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向青年回答好文化自信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问题。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推出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和优秀电视节目,在潜移默化中激发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学习动力。要积极开展红色实践活动,带领青年走访革命老区,采访革命老兵,追寻红色记忆,感悟红色精神,汲取红色力量。要加大对典型案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的宣传,深化青年对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的理解,从而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下树立理想信念,找到精神支柱。另一方面,要培养青年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和发扬者。提升青年辨别文化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鼓励青年将个人兴趣、专业、职业等与中华文化相结合,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传承中华文化。积极运用新兴信息传播技术如大数据、互联网等传播正能量,熏陶青年成为传播、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主人翁。推动青年积极走出国门,讲好中国故事,吸引更多的中华文化爱好者,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网投十大信誉排名(中国)有限公司。本文为2021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研究(202117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刘双、易雯雪、余智勍
来源: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html/2023-05/18/nbs.D110000zgqnb_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