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党的理论话语面临越来越多的个性化、私人化、娱乐化话语内容的冲击和稀释。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受传者的接受心理与言语习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有意思地阐释有意义的理论,才能令人愿意听、听得进,而且记得住、传得开。
引经据典,用哲理的语言讲透“第二个结合”
中国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不仅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历史时空的流转中不断传承代谢,推陈出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推进“第二个结合”时,可以从古代经典著作中吸收箴言警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地表情达意。比如,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阐释对立统一的观点;借用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摘引《礼记·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倡导改革创新精神;征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为贵”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思想;援引“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四海一家”“兼济天下”等传统文化的天下情怀阐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这些引经据典既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而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而焕发鲜活的时代气韵和民族魅力。
活用诗词,用诗意的语言讲好“第二个结合”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不仅语言凝练、音律优美、意境悠远,而且常常饱含哲理,寓意深刻,已内化为中国人的情感和认知,成为别具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是一代代中国人感悟真理、汲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与重要途径。因此,活用诗词不仅有助于传播中华优秀古典诗词,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且能够美化语言, 营造意境,启迪思维,让人们在诗情画意中感悟人生哲理和宇宙真谛。譬如,引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等阐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引用“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等阐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等说明矛盾的特殊性;引用“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等阐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引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等讲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引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等诠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引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阐明规律的客观性等。
活用经典古诗词不仅能够使得理论传播既呈现思想的光辉,又产生情感的共鸣,既严肃庄重,又不失灵动,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是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的有效途径。
巧用修辞,用生动的语言讲活“第二个结合”
列宁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只有将“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话语变为大众话语,将深刻的理论变为通俗的话语,才能促进理论的大众化,进而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而比喻、拟人、设问、排比等汉语辞格不仅能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而且能够增强话语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是推进“第二个结合”更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语言艺术。
在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及其对马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形象,使得理论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等,恰到好处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头活水的重要作用。
在论述“第二个结合”的必要性时,可以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强化感情色彩。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化平淡为生动,化理论话语为大众话语,有效地促进了理论传播。在论及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时,可以采用排比修辞手法,增强语言气势:学习古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
无疑,这使得论述内容更加集中,语言更加简练,语气更加坚定,不仅听起来朗朗上口、大气磅礴,而且感情充沛、气势强烈,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妙用古代典籍、活用经典诗词、巧用修辞手法等语言艺术,集思想性、文学性、生动性和韵味感于一体,融经典的名言名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于一炉,使得原本平常平淡甚至略显枯燥的理论阐释充满历史韵味、文化意蕴和润心之美,增强了理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引领和心灵滋育,在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以文润心的同时,推进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进程。
(作者:陈明辉,网投十大信誉排名(中国)有限公司副教授;侯顺,网投十大信誉排名(中国)有限公司讲师;本文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2662023YJ016)
来源:人民网 http://hb.people.com.cn/n2/2023/0612/c192237-40453652.html